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在基层治理中,群众身边看似不起眼的“小问题”,往往是影响幸福感的“大关键”。近日,越秀区华乐街辖内的友爱路66-67号门前的隐患台阶,在人大代表、街道社区和职能部门接力推动下,已变成群众出行的暖心通道。
友爱路阶梯改造前
友爱路阶梯改造后
“这段台阶高,我每次上下时总担心踩空。”家住友爱路66号的吴阿姨指着门前通道感慨,“尤其下雨天,路面打滑,我们几个老邻居都摔过跤。”友爱路66-67号门前通道因单级台阶高度过高,成为周边高龄居民住户的“心病”。据社区民情联络员介绍,近半年该路段已发生多起因台阶过高导致的老人滑倒事件,加装扶手、修缓坡度的诉求日益强烈。
“小台阶连着大安全,必须当作‘家门口的民生工程’来办!”区人大代表武少新、戴振杰、谢永忠等在接到居民反映后,马上将群众诉求交街道办事处办理,建议街道城管办、社区居委会实地勘察,丈量台阶高度、观察老人通行习惯,可通过在台阶一侧加装不锈钢扶手,同时将台阶坡度调低,形成缓坡式通行面来解决该问题。
“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清单。”街道城管办表示,收到人大代表的建议后立即响应“民生急事速办”机制。在施工期间,人大代表全程跟进监督,确保扶手焊接工艺、坡度改造符合安全标准。“现在扶手抓着稳当,坡度走起来不费劲!”看着新安装的银色扶手和拓宽的缓坡台阶,78岁的林伯竖起大拇指,“从反映问题到解决问题,只用了两周时间,比我们预期快多了!”
如今,友爱路的“新台阶”成为社区治理的“活样本”——从居民“点单”、代表“接单”到部门“买单”,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绽放出温暖光芒。正如吴阿姨所言:“每一级台阶的高度,都丈量着民生服务的温度;每一处扶手的安装,都架起了党群连心的桥梁。”
南方+记者 马艺天
通讯员 王雯宇
炒股配资10倍平台,杠杆炒股网,在线配资交易·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